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根据该报告所披露的数据,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存款类金融机构住户部门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为32.3%,较2008年增加14.4个百分点。
2008年时,我国房贷余额仅为3万亿元,而到了2017年底,住房贷款余额膨胀到21.9万亿元,房贷占所有住户部门债务余额的54%。还有,2008—2017年末,短期消费贷款在住户部门债务中占比不断提升,该比例从7.3%增至16.8%。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下降,而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大幅上升。2017年1月,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9.9%,至2017年10月已增至40.9%。
该报告根据上述数据,对于中国居民的债务率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与国际比较,无论是中国居民的整体债务率或债务杠杆率,还是住房的按揭贷款总量;无论是国内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还是住房按揭贷款在银行不良贷款中的比重,目前中国居民的债务率并不是处于大的风险中,但国内居民债务率快速增长则是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不过,对于国内居民的杠杆率有多高,债务风险有多大,仅是国际比较是不够的。
首先,中国的人口结构与欧美发达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在欧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仅农民占整个国家的人口比重非常小(3%左右),而且其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城市相比差距也不是太大。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城市化达到57%以上,但实际农村户藉人口所全国人口比如肯定在50%以上。对于国内农村居民,除了城市周边的农村居民不仅通过拆迁获得了不少的城市住房,而且也可能参与利用住房按揭贷款的投资活动,但这类农村居民所其比重不会太,绝大多数农民城市是没有进入城市住房投资市场的。所以,最近国内居民的债务快速增加,可能主要是集中在少数居民手上,而从平均数是看不到风险所在的。
其次,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从这几个数据来看,又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一是国内居民债务快速上升,十年的时间里上涨了7倍多,这很大程度上是与这十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上涨有关。因为,房价的快速上涨,不仅会让居民购买住房的债务增长越来越快,而且也会刺激更多的居民利用银行的杠杆率涌入住房市场。这两个方面都是居民债务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房价的快速飚升并形成房地产泡沫,那么居民快速上升的债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二是这十年来居民债务快速上升,主要是与房地产市场贷款有关。尽管居民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只有住户债务余额的一半左右,但实际上40万亿元以上的居民债务很大程度都与居民购买住房贷款有关,只不过一些居民贷款时改变的贷款名目而已。所以,对于当前居民住房贷款的风险有多大,报告只是根据其名义上的数据来测算,但实际情况肯定会比这要复杂得多。
第三,对于最近几年国内居民债务快速增长,比如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国内居民的债务风险可能会小些,比如目前上海广东居民杠杆率远高中西地区,这些都不会造成多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最近几年,随着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持续地上涨,这些城市的居民,甚至于这些城市周边的农村居民也纷纷利用银行杠杆进入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由于这些居民承担金融风险能力比较弱,当过重的住房按揭贷款债务传导到这些居民手上时,只要国内房地产市场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掀起国内金融市场的波澜。
第四,目前国内在评估银行的住房不良贷款风险时,多数都会根据前十几年国内房价只涨不跌的情况来假定当前及未来中国的住房市场价格也是只涨不跌。从住房按揭贷款的性质来看,只要房价在上涨或不跌,住房按揭贷款肯定是优质资产,不存在多大风险。但是中国许多的城市的房价水平,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还是住房价格绝对水平来说,都是处在国际上的高位。在中国一些城市房价这种水平下,其房地产泡沫肯定是不小。如果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泡沫,同时又要让住房市场回归到“只住不炒”的市场定位,那么房地产泡沫挤出是必然,一些城市的房价下跌也是一种趋势。如果房价向下调整,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肯定会暴露出来。当然,政府可能再次托市,还可能让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再维持一段时间,但肯定是逃不出市场法则,房地产泡沫也肯定会破灭。其实,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焦点与核心都可归结到这点上。
总之,国内居民的债务杠杆率快速上升,居民总体债务快速增长,这不仅与全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倒行逆施,也是国内居民债务风险暴露的过程。如果政府对此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坚持十九大报告中确定的基本方针,中国居民的债务风险最终会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而这个最弱的环节可能就是三四线城市居民快速增长住房按揭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