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史微鉴:前人们老早就探索过医学科普的艺术性。这是1929年,上海的生命健康社与中国艺术摄影研究社联合创办的《生命与健康画报》。
2. @传媒老王:这张照片呈现的场景是:战斗结束后,一名美国大兵给将死的日军士兵点了一根烟。
3. @军事历史之古今评谈:1924年11月17日,孙中山夫妇来到上海,在寓所接见各界代表。
4. @雷颐:文革期间,首都机场上一直挂着巨幅中、英文标语牌:“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后半句的英文是:“to defeat U.S. imperialism and all its running dogs!”“走狗”是直译。“跟着跑的狗”,美国朋友笑了,英文这么译很“好玩”(funny)——施燕华:《我的外交翻译生涯》
5. 新凤霞:《我和溥仪》:“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搞八个样板戏,她接触文艺界人,给人改名是她的最大兴趣。她给当过我们评剧院领导,后调北京京剧院当领导的薛恩厚,改名为薛今厚;给京剧演员钱浩梁改名浩亮;给钢琴家殷承宗改名殷诚忠,还给很多人改名……当时很轰动。
6. 曾伯炎:糜文伟,出身渠县士绅家庭,就学于北平朝阳学院抗战时迁北碚的正阳学院,讲依法办案,反右运动一来变成右派被劳教,妻子承受不住压力,怀抱婴儿跳嘉陵江自杀了,几十年后的2007年,我到彭山去访退休的老糜,80岁了,孑然一身,唯在电脑上寄托日子。
7. 王佩:【英若诚的合作自传《水流云在》】英氏家族是中国最神奇的一个家族,从摇煤球起家,到满门才俊,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当朝,从毛时代到邓时代,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各种政治漩涡,成功地保住了名门望族的地位。
8. 同一个地点,曾经与现在。一组对比照,诉说着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故事。
9. @lingweifeng777:以前看的武打片片头总是这么几句台词;某朝末年,朝廷对外背弓曲膝,纳贡称臣,对内鹰犬满地,敲骨吸髓,致使民不聊生,后来……网评:无论什么“朝代”,“末年”都这德行!
10. 一对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