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自由化是北京扭转经济困境的唯一选择
《南华早报》11月11日发文指出,中美贸易战加剧中国经济困境,中共惯用的刺激政策已经不再能解决问题。市场自由化是唯一能够扭转其经济萎缩的现实选择。(STR/AFP/Getty Images)
中美贸易战加剧中国经济困境,北京惯用的刺激政策已经不再能解决问题。媒体评论说,市场自由化是唯一能够扭转其经济萎缩的现实选择。 《南华早报》11月11日报导说,提起中国经济,北京一直面临着“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增长”之间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化之间的选择。
随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经济出现大幅放缓。中共最近承诺制定新措施,对抗经济上“不断增长的下行压力”。政治局最新的声明将政策焦点转向短期稳定,所有近期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正在恶化。
中国第三季度GDP的实际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6.8%和第二季度的6.7%放缓至6.5%,这是自2009年以来季度利率的最低点。9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率从8月份的6.1%放缓至5.8%,这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增长率低于6%。10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商业信心下降,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下跌。
报导称,美国向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同时中共对价值大约1100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会进一步拖累中国已在放缓的经济增长。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面是,那些在中国设厂,但其产品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公司将减少产量。更严峻的是,他们会考虑把生产线从中国搬迁到其他国家。而且正在酝酿中的贸易战也将抑制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欲望和信心。
中共的刺激措施不再能解决问题
在1998年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北京曾采取了大规模刺激措施,目的是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其经济增长。
虽然很少有经济学家预计中共会重复出现这种大规模刺激政策,但中共政府已全面放宽宏观政策,三次削减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流动性,批准更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及放宽金融监管。
报导称,所有这些政策选择都旨在稳定短期增长。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快速变化,这种干预将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 过去,中共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巨幅扩大信贷以及对基础设施进行资本投资来取得经济增长目标。
报导指出,这种投资往往导致产能过剩,浪费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坏账。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都在地方层面,其中四分之三由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运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8月15日曾发表措辞强硬的警告声明称,根据其研究报告,中国过度依赖信贷的经济策略引发巨额债务,已达到危险水平,可能会引发下一次金融危机风暴。
IMF的年度审议报告表明,中国经济虽然在表面上维持了6%−7%的增长,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台却越筑越高。
《南华早报》说,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对基础设施的债务融资投资越来越不可持续,因为过去几十年的投资热潮导致基础设施饱和,现在有数百个机场,发电站,跨区域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更不用说钢铁,水泥和铝生产的产能过剩。
因此,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对于解决中国经济疲软背后的根本问题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只有市场自由化才能使中国公司及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随着其三个增长引擎(投资,出口和消费)中的两个陷入困境,中国的增长潜力在于其经济转型,从一个以国家主导、投资和推动出口的模式转变为一个以创新、发展服务业等因素推动的模式。
文章最后提出希望,处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的中国要能够加速市场改革和开放,不要减缓这种努力,或者是,更糟糕地转向拥抱斯大林的国家计划和毛泽东主义的自力更生政策。
川普政府一直在要求中共对中国经济系统进行更深层的改革。川普近日还说,如果美中最终能达成贸易协议,并且使中国更开放以及更公平,对北京也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