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下中南海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笔者认为上述意见或方案应是中共高层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回应。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无疑是为迎接即将再度开启的美中贸易谈判而推出的,即对美方关切的“停止强制知识产权转让”,中南海拟将通过“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改革完善保护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至于能不能落实则是另外一回事,至少这可以作为北京在谈判前的一种姿态。
《网络综合治理》传递的是中南海为保中共政权,将进一步加强钳制网络,审核网络内容,让网络成为中共传声筒的信号。可以想见,近半年早已被整肃而噤若寒蝉的网络,未来将更加静默——除了配合中共的宣传外。
《深圳示范区》透露的是中南海高层对于近期香港的变局、进而引发毗邻的深圳随之“色变”的忧心。北京公开将推行市场经济的深圳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显然有深意,除了传递北京高层不愿放弃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邪路外,还意在通过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弱化港澳地位。
而《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则表明中南海高层希望布局青岛,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定这些大事的背后,折射的显然是北京当局对自身处境的忧虑。美国川普政府的贸易施压,香港民众前所未有的游行,国内老百姓日益的不满和此起彼伏的抗议,都在撬动本已岌岌可危的中共政权。只是上述举措会落地和奏效吗?“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真的能做到吗?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一个“定了不少大事”的重要会议上,中共官媒央视的报导却有一点反常,即无论在标题还是在内文,都忽略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者的名单,而央视新闻则如以往一样缺乏现场图片,只以文字显示。
为什么说是反常呢?比较深改委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会议的报导,无不在标题和内文第二段突出出席的政治局常委,如今年5月29日的第八次会议、3月19日的第七次会议报导中皆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1月23日的第六次会议报导称“李克强、王沪宁出席会议”;2018年11月14日的第五次会议报导中则是“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报导显示,前几次深改会议王沪宁均有参加,李克强缺席一次是因为彼时在新加坡访问,而韩正缺席原因不详。既然前几次都有人缺席,此次官媒报导披露缺席常委名单也属正常,但为何却刻意回避了呢?如果全部出席,避而不报更耐人寻味。毋庸置疑,这绝非是漏报,而一定有某种原因,让人对最高层动态产生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