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开放真拖延?北京再放金融11闸门
在美中经贸磋商复谈前夕,中共官方宣布将推出11项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措施。舆论认为北京此举是为了配合拖延战术而采取的假开放举措。(pixabay.com)
中共官方周六宣布,中方将推出11项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措施。按照这些举措,中方将扩大对外开放投资,允许外资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叶的“子公司”合作。对外资开放不足,是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有分析认为,北京在美中经贸磋商复谈前夕“挤牙膏式”推出这些金融开放措施,其实是为了配合其拖延战术而采取的“假开放”。
当地时间7月20日,中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为贯彻落实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中方将推出11项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据台湾中央社的介绍,这些新推出的金融开放措施中,有以下几个要点受到外界的特别关注:
首先,允许外资机构在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其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支持外资全资设立或参股货币经纪公司;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
第三,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此外,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中国市场对外资开放不足,是中美贸易战的成因之一。适逢美、中尝试重启面对面贸易谈判之际,北京推出这些新的金融开放措施,显然意在缓解外界对中共金融开放程度不足的批评声浪与压力。
不过,海外也有分析认为,中共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如美国政府所希望的那样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开放,这些对外资放宽中国金融市场准入的措施,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实施对美的“拖延战术”而采取的“假开放”,其改革成效究竟如何,尚不容乐观。
中方今年5月份,之所以突然推翻之前经过几个月的谈判磋商已经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初稿,要求谈判从头开始。外界有观点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方发生了误判。北京试图利用拖延战术,与美方维持谈而不破的局面,他们把等待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可能出现的“情势逆转”,当作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针对北京当局正在采取拖延战术,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文分析指出,北京似正指望着靠人民增加消费来扛过对美贸易战。
该文分析指出,中共官方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已降至6.2%,这是近27年来的中国GDP增速的最低水平,而这一数据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仰赖国内消费的增长。但经济学家们对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态势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却纷纷表示十分担心。
该报导引述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Robin Xing)表示,贸易战除了会直接影响出口订单放缓外,还会对企业的信心产生影响,而信心不足的企业可能会推迟资本支出,必然会导致就业市场压力加大,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支出。
事实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制造商今年6月份的出口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报导认为,这就是关税战开始发威的明显迹象。
虽然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国内消费的零售额增长了9.8%,但经济学家指出,中方亮出的这些看似强劲的数字,其实“掩盖了关键领域的疲弱数字”。
例如:中国当前的零售支出,实际上是由汽车销售在引领,而汽车销售在6月是因价格折扣而增长,实际上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零售消费其他领域,大多数都保持着低迷的状态。
此外,中国服务业增长也不如该行业整体增速所显示的那样乐观。
报导引述新加坡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研究中国经济的高级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乍得(Julian Evans-Pritchard)分析称,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增长是今年第二季度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这意味着支撑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国证券公司的活动”而不是住房需求等领域。
很显然,这种增长方式是靠不住的。因为一旦中国股市强劲的局面发生变化,将会很快抵消金融服务活动的收益。
埃文斯-普里乍得警告称,贸易战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任何冲击,最终都会打击工厂就业和中国民众的支出。他说,“有很多反馈循环”将贸易与就业和国内消费联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