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0亿 大陆非洲猪瘟疫苗竟是“笔误”
因非洲猪瘟疫苗而“名声大噪”的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称,非洲猪瘟“疫苗”系笔误。 (Scott Olson/Getty Images)
非洲猪瘟传遍整个大陆,因非洲猪瘟疫苗而“名声大噪”的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印股份),17日早间发布公告称,此前将非洲猪瘟防治“注射液”错写成“疫苗”,非洲猪瘟“疫苗”系笔误。
价值10亿!让股价兴奋的非洲猪瘟疫苗竟是“笔误”,这个笔误谁买单?有律师表示,根据法律规定,海印股份已涉嫌构成误导性陈述。
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猪瘟是一种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致死率最高可达100%。1921年,非洲猪瘟在肯尼亚被首次确诊,随后曾在多国肆虐,至今仍无有效疫苗。
而近日,A股上市公司海印股份宣布成功研发猪瘟“疫苗”……
海印股份宣布成功研发猪瘟“疫苗”
11日晚间,海印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与许启太、海南今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合同》,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9亿元(人民币,下同)。许启太教授及其团队成功研制了“今珠多糖注射液”并拥有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可以实现对非洲猪瘟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海印股份拟斥资1亿元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投产做准备。
市值两天大涨逾10亿元
这一动态迅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12日,海印股份一字涨停;13日,公司股价以6.03%的涨幅收盘,盘中不仅创出阶段新高,更是放出巨量成交,换手率也接近8%,两天股价大涨16.78%,市值两天大涨逾10亿元。
市场躁动后争议也随之而起。非洲猪瘟疫苗研制至今挑战重重,海印股份斥资1亿元到底能否助疫苗投产?“不低于92%有效率的预防”是否属实?该今珠多糖注射剂是不是疫苗?股价为何大涨? 这些外界的疑问还待海印股份予以合理解释。
研发团队及公司被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深挖这家研发团队及公司背后信息却发现,号称防治猪瘟疫苗的“药”并未获得专利备案,而药监局官网也没有上述疫苗相关信息。而研发团队带头人却是一位摈榔专家,另有市场观点指出,标的资产可能有“皮包公司”嫌疑。
更诡异的是,12日午后,海南地方媒体发出报导称,海南南药团队成功研制出预防非洲猪瘟病毒注射剂,短短几小时后,海南农业厅却澄清,“未发布上述消息”。
6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向海印股份发出关注函,让其说明合作情况以及“今珠多糖注射液”的种种疑问。
与此同时,“成功研制”遭官方打脸,中共农业农村部6月13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在没有使用非洲猪瘟病毒开展动物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所称“今珠多糖可有效防治非洲猪瘟”缺乏科学依据。
消息一出,14日,海印股份一字跌停。
海印股份改口:“疫苗”系笔误
6月17日早间,深陷“非洲猪瘟”海印股份再度针对该事件发致歉声明称:因工作人员疏忽,出现了一处错误表述,将原公告“一、合同签署概况”项下的“(一)基本情况”的“为非洲猪瘟防治注射液的投产做准备”表述为“为非洲猪瘟防治疫苗的投产做准备”。“疫苗”一词从未在合同中出现。
也就是说,工作人员疏忽,将一处“注射液”的文字表述为“疫苗”。
面对“笔误”风波,今日(17日)截止收盘,海印股份跌4.65%,报2.87元。
然而,海印股份消失的“疫苗”,已经误导了不少投资者。
律师:其已涉嫌构成误导性陈述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智斌。王智斌对《上海证券报》表示,误导性陈述的认定,取决于该陈述是否使市场产生“错误判断”、是否产生“重大影响”,与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无关。
也就是说,即便海印股份“笔误”一说成立,海印股份只是无心之失,也不影响监管部门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
|